課程目標一:
1.了解56個民族都有哪些,跟隨老師走進這些民族。
2.走進白族,學習白族扎染感受扎染帶來的獨特魅力。
3.學會嚴謹做事。在制作過程中,運用化學知識,去搭
課程目標二:
玩中學,學中玩。跟隨老師走進白族,去了解學習扎染的起源。在制作過程中,讓學生們感受到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。
課程目標三:
扎染制作過程中,學生們通過互幫互助,一起去學習扎染各種制作方法,一起去搭配材料,共同完成,一起分享扎染成功的喜悅。
1.工匠精神——一絲不茍,精益求精。
2.學會扎染——繁瑣的制作工序,需要學生們一起制作。
3.了解白族——探尋白族文化,學習白族無私奉獻的精神。
以白族為主題,通過主題課程,跟隨老師去了解白族文化,從而加深對五十六個民族文化的記憶。在制作過程中,以班集體共同制作,共同配料,提升團體共榮的意識。
四、課程行前準備
1.收集、整理課題知識:收集白族的文化,學習扎染的制作方法,感受扎染的獨特魅力。
2.了解課程內(nèi)容,準備出行物品。
3.活動前的安全教育和文明出行教育。
時間 |
地點 |
課程安排 |
|
|
集合簽到 |
7:40 |
途中 |
1.嚴明研學紀律和文明出行 |
8:00 |
基地 |
安排宿舍、組建新團隊、新集體 |
8:40 |
基地 |
開營儀式,感受開營儀式帶來的秩序感、歸屬感、莊重感 |
“著我漢家衣裳 興我禮儀之邦”活動實踐 |
||
|
|
1.組織一場倡導知禮、懂禮、文明、優(yōu)雅的簽名活動,為課程拉開序幕 |
2.為學生發(fā)放合適的漢服、帽子和腰帶 |
||
|
3. 述說故事:身穿漢服,你一言我一語,講述漢民族傳統(tǒng)服飾的故事及傳統(tǒng)禮儀制度 |
|
4. 拍攝文明瞬間:尋找城市國度里最美的你 |
||
12:00 |
文明有序午餐 |
|
"著漢服、習漢禮、品國學、謝師恩" |
||
|
操場
|
1.教官整理方隊,寓意“天圓地方”,亦與漢服周禮禮制相合。設8個方陣,分別組成“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勇”每個方陣一個漢字,體現(xiàn)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,自然莊重 |
|
2. 老師講解國學知識,學生品味國學經(jīng)典,發(fā)揚誠信、仁愛、正直寬容的中華民族精神,培養(yǎng)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|
|
|
|
3 .教導學生正確的漢服穿戴方法."有禮儀之大謂之夏,有服章之美謂之華"著漢服,習漢禮,乃告世人,何為華夏 |
|
4.學習漢民族傳統(tǒng)禮儀.在不同場合、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禮儀;對老師行禮使用天揖禮,深深地對老師行禮,面對老師大聲的喊出“老師您辛苦了”! |
|
|
|
閉營儀式 |
16:00 快樂返程 |
返回列表